发布者:经济发展研究所、空间经济发展研究中心、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 时间:2015-11-17 阅读次数:582
11月16日下午,“格致空间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与公共政策”系列学术论坛之十七在三教三阶下举行。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首席研究员、科研处处长、生态与环境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于法稳应邀作了题为“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及路径选择”的学术报告。报告会由吴玉鸣教授主持,600全讯白菜网址大全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。
于法稳首先讲解了生态经济、绿色经济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四个概念之间的联系,指出绿色经济是生态经济的外在表现,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式,低碳经济是生态经济的后路,接着简要说明了生态文明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,提出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、社会文明、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属于同一层次,发展文明时应坚持五位一体的理念。随后,他重点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形势问题:耕地资源方面,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,优质耕地比例低;森林资源方面,我国森林覆盖率、人均森林面积都低于世界水平;水域资源方面,资源型缺水、工程性缺水、水质性缺水并存,水多、水少、水脏、水混现象并存;大气污染方面,城市雾霾现象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;草原资源方面,存在超载现象、草原占用过度、草原退化与荒漠化等问题。此外,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垃圾也是不能忽视的环境问题。最后,他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路径选择,包括创新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,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,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、水资源管理制度、环境保护制度,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及生态补偿制度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。
报告会上,与会师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,就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、企业社会责任、环境治理等问题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观点,于法稳一一耐心解答,现场气氛十分热烈。
相关链接:
于法稳,男,1969年生,山东鄄城人。管理学博士,现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首席研究员、科研处处长、生态与环境经济研究室副主任;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秘书长,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论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;《中国生态农业学报》副主编,《生态经济》(中英文)编委,《中国软科学》、《经济地理》、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》、《自然资源学报》、《资源科学》等期刊匿名审稿专家;研究领域为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农业研究;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,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调研项目、A类重大课题、重点课题、村庄调研项目12项,国际机构、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委托课题4项目;先后在《Asian Geographer》、《Physical Geography》《中国农村经济》、《中国农村观察》、《中国软科学》、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》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,出版学术专著(含合著、参编)23部;有多篇政策咨询报告被中央主要领导批示。